跳至主要內容

陳茂波鼓勵初創企業在大灣區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在創新科技方面合作無間,他鼓勵香港初創企業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機遇,在大灣區尋找機會和開拓市場。特區政府會與內地相關單位探討更多可行措施,進一步促進人員、資金、數據、物資等各項創新要素跨境流動,便利創科企業在大灣區發展。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9月5日在StartmeupHK創業節2022大灣區科技創新論壇的錄影致辭全文:   杜董事長(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香港啟迪中心董事長杜朋)、陳主席(國際科技園及創新區域協會主席、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常務副總裁陳鴻波)、傅署長(投資推廣署署長傅仲森)、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興今年能夠繼續參與StartmeupHK創業節,並透過視頻方式為大灣區科技創新論壇致辭。今年的創業節以線上和線下方式舉行,設有現場環節,讓大家能以更有彈性和更個人化的方式,參與交流互動,體會香港初創生態系統的優勢和活力。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建設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而特區政府在過去五年投放超過1,500億元推動創科發展,為孵化科技初創企業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其中,我們透過創新及科技基金協助初創企業把研發成果實踐化和商品化,而政府成立的創科創投基金亦鼓勵私有資本通過共同投資本地科技初創企業,一同為我們的年輕企業家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此外,為推動多元化和高質量研發,我們成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包括聚焦醫療科技的Health@InnoHK和聚焦於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的AIR@InnoHK。平台於今年5月正式啟動,至今成功吸引30多間來自11個不同經濟體的頂尖院校和研發機構,與本地院校合作設立28間研發實驗室,進行環球科研合作。   我們的初創生態有蓬勃發展的勢頭。香港的初創企業數量從2014年約1,000家倍增至目前約4,000家,至今,我們亦見證過十多間獨角獸企業在香港誕生和成長。   在本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我宣布成立50億元的策略性創科基金,讓我們在進一步推動本地創科生態圈之餘,創造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基金會專注投資具戰略價值、較具規模和發展潛力的科技企業,豐富香港的創科生態。   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門戶,肩負協助企業引進來、走出去的重任,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們的重要基地。一直以來,香港在創科路上都與大灣區其他兄弟城市合作無間,尤其是深圳。港深兩地政府正共同推進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建設,實現「一河兩岸」的「一區兩園」。為配合國家發展科創的前沿領域,以及發揮香港自身優勢,特區政府將會在港方園區的港深創科園設立InnoLife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同時,香港科技園公司亦會在深圳園區設立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   大灣區香港科技園公司今年7月在深圳啟用大灣區創科快線和大灣區創科飛躍學院服務,以培育更多初創人才,以及支援大灣區科技企業引進外資,衝出香港。我鼓勵我們的初創企業主動對接這些國家發展機遇,多在大灣區尋找機會、開拓市場。   為了便利創科企業在大灣區發展,特區政府會與內地相關單位積極探索更多可行措施,進一步促進有利人員、資金、數據、物資等各項創新要素跨境流動。我們十分歡迎各位有志在區內大展拳腳的朋友,利用香港這個平台,好好把握創科發展的龐大機遇。   大灣區肯定是我們將科技、創新推到更高、發展得更寬廣的最好平台。誠然,在探索與發展的過程中,大家見到機遇,亦會遇到挑戰。其實,無論多璀璨耀眼的鑽石,出土之際表面都是不起眼的石頭;再巨大的機遇,都不會一下子從天而降。機會,是留給有準備、有格局、有視野和有信念並堅持的人。而在今天的交流與互動過程中,我們就跟一班最具這樣特質的朋友,互相切磋、互相激勵。十年後的今天,你會感謝自己在未來持續不懈的努力,更珍視當中遇到的每一個挑戰。只要抱持正向思維、堅定向前,再巨大的挑戰,都只會成為我們迸發創意與力量的契機。   最後,我要感謝啟迪中心舉辦這個論壇,讓各路專家交流意見、分享經驗,為大灣區的科技創新發展作出貢獻。預祝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各位朋友鴻圖大展,業務蒸蒸日上,身體健康!謝謝!
http://dlvr.it/SXnRD5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新發病毒診斷公司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 建立戰略夥伴關係於中國大陸開展臨床試驗 並在創新園開設生產基地

香港,2022年8月10日 - 新發病毒診斷(香港)有限公司("新發病毒診斷公司"),一家香港土生的初創企業,著力於研發新一代技術,同時診斷多種高傳染性呼吸道疾病。今天宣佈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航天生物")落實戰略夥伴關係,同時宣佈我們位於大埔創新園的生產基地,於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設立的醫療用品製造中心(MARS)內正式啟用。在這夥伴關係的支持下,新發病毒診斷公司的研發成果,世界上最全面的診斷系統("新發病毒診斷系統")將在中國大陸正式進行臨床試驗和產品注册。這診斷系統能滿足世界上最迫切的醫療需求,為一個强大的傳染病控制解決方案,可以在大約一小時檢測40多種病原體,包括SARS-CoV-2(簡稱新冠病毒2型)和猴痘病毒,是診斷領域的重大突破。 2019新冠病毒大流行正好展示了市場對有效且全面檢測系統的需求,特別是針對新出現的病毒和細菌的快速診斷,而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和航天生物一致認為診斷科技是對抗傳染病的有力工具。航天生物是華潤集團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合資企業,將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還以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在中國的廣泛網路支援臨床試驗,將能為新發病毒診斷系統的商業化未來,打造穩固的成功基礎。 新發病毒診斷系統顯著提高了測試結果的可靠性,同時大大節約成本,使其更易於在市場上廣泛應用。作為平台技術,應用範疇還能伸延到其他層面,從傳染病、癌症、基因組學到食品安全和環境測試,以及其他新的領域,發展潛力極大。 新發病毒診斷(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主席霍文遜醫生 表示: 「要成功地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符合規格的醫療產品絕非易事。我們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的合作將能鞏固新發病毒診斷系統商業化進程的基礎,標誌著公司邁進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助力於航天生物在中國大陸醫療行業的專業知識,我們將能為診斷領域作出更大貢獻,使我們的平台技術能針對全球衛生問題的痛點,為數百萬患者提供服務。」 華潤生命科學集團副總經理、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吳城錦先生 表示:「毫無疑問,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在診斷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們很高興成為他們的合作夥伴,幫助該系統推展在中國大陸的商業化。我們相信,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可以通過其創新系統切實地造福於我們的人民。」 與此同時,新發病毒診斷公司慶祝

全年經濟預測料再調低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表示,環球經濟明顯惡化,影響香港經濟表現。即將公布的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季比較有改善,但按年比較仍然收縮,跌幅應較第一季收窄,情況難言理想。考慮到全球和本港經濟形勢最新發展,政府相信要再次調低全年經濟預測。   陳茂波又說,美國大幅加息,港息有趨升壓力,將影響港股和物業等資產價格,削弱市民消費意欲,但第二階段消費券可望提振本地市道。另外,政府正籌備11月舉行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連同同期舉行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將有助激活香港與國際間的聯繫。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7月31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美國聯儲局本星期一如市場預期加息0.75厘,是連續第二個月以此大幅度加息,聯邦基金利率升到2.25至2.5厘。美國通脹率6月份按年升至逾9%,創41年來新高,是促使局方今年來四次加息合共2.25厘的原因。聯儲局表示現階段仍然適宜繼續加息,並會根據經濟數據來決定未來利率走向。   美國連番大幅加息及縮減資產負債表以遏抑通脹,但如何同時避免經濟陷入衰退,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特別是美國GDP繼第一季以年率計按季收縮1.6%後,第二季再收縮0.9%,是連續第二個季度呈負增長。長短債孳息曲線倒掛,亦反映市場憂慮美國經濟可能出現衰退。   歐洲方面,由於俄烏衝突導致能源及糧食價格高企,令區內的通脹威脅更為嚴峻。較早前歐洲央行亦加息半厘,是自2011年以來首次,經濟前景令人擔憂。事實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便再度將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分別下調至3.2%和2.9%,並警告環球經濟衰退的機會有所增加。   環球經濟明顯惡化,亦影響香港經濟表現。明天公布的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季比較是有所改善,但按年比較則仍然收縮,只是跌幅應較第一季收窄,情況難言理想。考慮到全球以至本港經濟形勢的最新發展,下月中我們對本港全年經濟預測進行覆檢時,相信將難免要再次將其調低。   在覆檢本港經濟預測時,我們會綜合考慮帶動經濟的三頭馬車---即出口、消費和投資的最新情況。出口方面,由於美歐央行相繼加息,經濟轉趨疲弱,本港出口表現將受到拖累。事實上,本周剛公布的6月份本港整體出口貨值,就按年下跌6.4%,當中對歐美市場出口由升轉跌,反映當地經濟轉差對本港出口造成的影響。   消費方面,在美國大幅加息下,港息有趨升壓力,將影響港股和物業等資產價格,並削弱

電子政府審計 檢視部門科技進度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經濟要邁向高質量發展,數字化是必然趨勢。政府已預留款項,在未來三年進行全面的電子政府審計,檢視各部門利用科技的進度,並通過科技和創新方案,協助部門提升公共服務效率。   他又說,疫情突顯公共服務數碼化的必要性,促使當局加快檢視如何在公共服務層面創新,回應市民在新常態下的需要。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月9日在「把握時機---實現工作流程和數據管理數碼化 透過採購 迎合需求」展覽及交流會的致辭全文:   Sunny(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陳祖恒)、Mo(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總裁畢堅文)、Chris(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Cathy(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朱曼鈴)、各位同事、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出席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政府物流服務署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辦的數碼應用科技展覽及交流會。   這次展覽的主題是「把握時機---實現工作流程和數據管理數碼化 透過採購 迎合需求」,我們希望透過向政府部門的同事展示與工作息息相關的創新科技方案,讓大家了解如何藉數碼化改善日常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配合政府創科發展的政策方向,利用創科優化各項公共服務。   兩年多的新冠疫情不但打擊香港的經濟,亦影響市民的生活和工作。我們在全力聚焦應對眼前的挑戰之際,也要籌劃推動香港未來的發展,持續提升經濟韌力,豐富產業發展。創科產業是經濟新增長點,引領新優勢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讓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優質就業機會。   國家一直支持香港的創科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特區政府以創科產業推動整體經濟發展的宏觀策略,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7月1日重要講話中提出「四點希望」的重要一環,當中習主席要求香港特區「不斷增強發展動能」。我們在過去五年投入了超過1,500億元支持創科發展,創科產業的生態系統已日趨成熟。香港的初創企業由2015年約1,500間增加至2021年約4,000間;同期更加見證了十多間獨角獸企業的誕生。   為進一步豐富香港的創科生態,我在今年初的財政預算案公布把未來基金對香港增長組合的分配增加100億元,當中50億元會用作策略性創科基金,專注投資略具規模和發展潛力的本地科技企業,以及吸引具戰略價值的境外企業落戶香港。至於從事先進技術且具規模的科技企業,證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