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守好國安底線 同心合力謀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在維護國家經濟和金融安全方面有「穩」和「進」兩大要務,即維護高水平安全,以底線思維做好防禦,以及力促高質量發展,以應對日益複雜的外圍環境並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所需。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月11日在香港華菁會2022年「國安家好」論壇的致辭:   李中主席(香港華菁會主席李中)、梁定邦博士(亞洲國際法律研究院主席、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董事局主席梁定邦)、各位律政司的同事、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出席今天的活動。香港華菁會繼去年10月首次舉辦「國安家好」論壇後,今天再度舉辦論壇,持續向香港的廣大青年宣傳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香港國安法》實施的進展和成果。在此,我首先要向華菁會為籌辦這次論壇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律政司同事對活動的支持,表示衷心的讚賞和感謝。   以前我們談國家安全,有些人會覺得離香港比較遙遠,又或不甚了解其重要性。但是2019年下半年出現黑暴衝擊,其本質是要顛覆國家對香港的主權,挑戰「一國兩制」的原則,嚴重打擊了香港的經濟、損害香港的營商和投資環境。當時香港的動蕩和亂象就清楚告訴我們:沒有國家安全,經濟增長、民生改善、社會穩定都會淪為空談。   隨着國安法在2020年中實施,香港社會迅速回復安寧穩定,優越的營商環境得以恢復。隨後香港選舉制度的完善,令「愛國者治港」原則得以全面落實,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可以齊心合力,集中精神處理社會、經濟及民生問題。新一屆特區政府在今年7月上任後,在中央的堅實支持、行政長官的有力領導下,正全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開啟良政善治新篇章。   事實上,國安法實施至今兩年,香港的新股集資額接近6,600億元,比實施前兩年為高;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額超過1,500億元,較國安法實施前的12個月高出近六成。香港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總值於2021年年底達到35.5萬億元,較2019年年底增加了超過兩成。香港銀行2022年6月的存款總額超過15萬億元,亦較2020年6月國安法實施前增加8.3%。今年3月公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香港作為全球領先金融中心的地位與實力再次獲得肯定,總排名維持亞洲第一、全球第三位,僅次於紐約及倫敦。這些數字和事實都反映在社會回復穩定後,投資者的信心得以進一步鞏固。   實施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鞏固了「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的基礎,香港已從由亂轉治進入由治及興的新里程。然而,香港正處於百年未見並正深刻變化的國際大格局中,面對極為複雜多變的外圍政經環境。最近的俄烏衝突就讓我們清楚看見一些國家如何無所不用其極,運用經濟和金融手段,橫蠻地打擊對手。美國最近也不負責任地在台灣問題上挑釁我國,令地區局勢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如何在不穩定的世界大局中,抓緊讓我們可以行穩致遠的發展之路呢?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七一重要講話明確指出:「『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所以香港的發展不能偏離國家的整體發展利益,香港必須維護好國家的主權和安全。同時,我們也要深刻理解「國家安全是經濟發展的前提,經濟發展是國家安全的保障」這個根本道理。   從經濟和金融層面而言,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有兩大要務。第一,是「穩」,就是維護高水平安全,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看發展,不斷增強風險意識,以底線思維做好各種防禦的準備和預案。第二,是「進」,就是力促高質量發展,提升經濟的彈性和韌力,以應對日益複雜的外圍環境,同時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所需。   在「穩」的方面,守好香港的金融安全是我們的重要任務。香港外匯儲備充足,擁有穩健成熟的監管制度及風險監測機制,金融體系建立了強大的緩衝和堅固的抗震力。特區政府也致力做好上層統領工作,協調金融監管機構之間的合作和信息共享,通過全天候、跨市場、聯動式的監測系統,持續監察市場是否有異動、有否出現系統性風險的跡象,並對不同金融機構進行定期及不定期的實地審查和壓力測試。特區政府亦一直與內地相關部委保持緊密溝通,同心協力維護金融穩定,保障國家的金融安全。   在「進」的方面,我們要牢記習近平主席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到的「四個必須」,其中一個就是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包括普通法制度;市場化及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與國際接軌的監管制度;豐富的人才資源;貨物、資訊和資金的自由流通等。香港憑藉這些優勢,必然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中,繼續擔當好國家的門戶和橋樑角色,在發展自身的同時,助力國家更高質量發展。   在這個大背景下,香港要鞏固和繼續發展好傳統優勢產業,同時豐富產業發展,金融是我們的優勢產業,我們未來要積極推進香港作為國家金融發展改革的試驗田和防火牆的角色,助力國家金融邁向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在這個方面,香港在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為優質中概股提供可靠國際上市平台、推進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等方面,實在是大有可為。聯繫好中外金融市場,不但對香港有利,對維護國家戰略利益和安全亦相當重要。   另一方面,要豐富香港的產業發展,為香港的經濟增長增添動能、為市民提供更多優質就業機會。其中,創新科技是當中重要的一環。過去五年特區政府在發展創科方面已投放了1,500億元,創科產業的生態系統已日漸成熟。特區政府也正着力推動數字化經濟向前,我們在今年6月成立了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透過匯集業界精英和專家學者等各方智慧,致力為香港勾劃發展數字化經濟的藍圖。   同時,我們亦要時刻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致力令發展的成果更普惠包容。近年,在金融層面,我們積極推出年金計劃、通脹掛鉤債券、銀色債券,以至是開啟零售綠債等,都是本着這個精神。我們在醞釀、制訂和推行其他經濟政策措施時,都會本着這個理念。因為把發展的成果更好地共享,社會才會更加和諧穩定。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雖然香港已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但在風起雲湧的國際大變局下,香港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統籌和兼顧好安全和發展,守好國家安全的底線,同心合力謀發展。我深信,憑着我們的共同努力,香港必定能更穩步向前,我們未來發展的基礎也必定會更鞏固。   最後,我祝願今日的論壇圓滿成功,各位嘉賓、各位朋友身體健康、事業宏達。謝謝大家!
http://dlvr.it/SWVZHR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新發病毒診斷公司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 建立戰略夥伴關係於中國大陸開展臨床試驗 並在創新園開設生產基地

香港,2022年8月10日 - 新發病毒診斷(香港)有限公司("新發病毒診斷公司"),一家香港土生的初創企業,著力於研發新一代技術,同時診斷多種高傳染性呼吸道疾病。今天宣佈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航天生物")落實戰略夥伴關係,同時宣佈我們位於大埔創新園的生產基地,於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設立的醫療用品製造中心(MARS)內正式啟用。在這夥伴關係的支持下,新發病毒診斷公司的研發成果,世界上最全面的診斷系統("新發病毒診斷系統")將在中國大陸正式進行臨床試驗和產品注册。這診斷系統能滿足世界上最迫切的醫療需求,為一個强大的傳染病控制解決方案,可以在大約一小時檢測40多種病原體,包括SARS-CoV-2(簡稱新冠病毒2型)和猴痘病毒,是診斷領域的重大突破。 2019新冠病毒大流行正好展示了市場對有效且全面檢測系統的需求,特別是針對新出現的病毒和細菌的快速診斷,而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和航天生物一致認為診斷科技是對抗傳染病的有力工具。航天生物是華潤集團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合資企業,將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還以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在中國的廣泛網路支援臨床試驗,將能為新發病毒診斷系統的商業化未來,打造穩固的成功基礎。 新發病毒診斷系統顯著提高了測試結果的可靠性,同時大大節約成本,使其更易於在市場上廣泛應用。作為平台技術,應用範疇還能伸延到其他層面,從傳染病、癌症、基因組學到食品安全和環境測試,以及其他新的領域,發展潛力極大。 新發病毒診斷(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主席霍文遜醫生 表示: 「要成功地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符合規格的醫療產品絕非易事。我們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的合作將能鞏固新發病毒診斷系統商業化進程的基礎,標誌著公司邁進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助力於航天生物在中國大陸醫療行業的專業知識,我們將能為診斷領域作出更大貢獻,使我們的平台技術能針對全球衛生問題的痛點,為數百萬患者提供服務。」 華潤生命科學集團副總經理、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吳城錦先生 表示:「毫無疑問,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在診斷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們很高興成為他們的合作夥伴,幫助該系統推展在中國大陸的商業化。我們相信,新發病毒診斷公司可以通過其創新系統切實地造福於我們的人民。」 與此同時,新發病毒診斷公司慶祝

全年經濟預測料再調低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表示,環球經濟明顯惡化,影響香港經濟表現。即將公布的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季比較有改善,但按年比較仍然收縮,跌幅應較第一季收窄,情況難言理想。考慮到全球和本港經濟形勢最新發展,政府相信要再次調低全年經濟預測。   陳茂波又說,美國大幅加息,港息有趨升壓力,將影響港股和物業等資產價格,削弱市民消費意欲,但第二階段消費券可望提振本地市道。另外,政府正籌備11月舉行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連同同期舉行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將有助激活香港與國際間的聯繫。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7月31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美國聯儲局本星期一如市場預期加息0.75厘,是連續第二個月以此大幅度加息,聯邦基金利率升到2.25至2.5厘。美國通脹率6月份按年升至逾9%,創41年來新高,是促使局方今年來四次加息合共2.25厘的原因。聯儲局表示現階段仍然適宜繼續加息,並會根據經濟數據來決定未來利率走向。   美國連番大幅加息及縮減資產負債表以遏抑通脹,但如何同時避免經濟陷入衰退,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特別是美國GDP繼第一季以年率計按季收縮1.6%後,第二季再收縮0.9%,是連續第二個季度呈負增長。長短債孳息曲線倒掛,亦反映市場憂慮美國經濟可能出現衰退。   歐洲方面,由於俄烏衝突導致能源及糧食價格高企,令區內的通脹威脅更為嚴峻。較早前歐洲央行亦加息半厘,是自2011年以來首次,經濟前景令人擔憂。事實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便再度將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分別下調至3.2%和2.9%,並警告環球經濟衰退的機會有所增加。   環球經濟明顯惡化,亦影響香港經濟表現。明天公布的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季比較是有所改善,但按年比較則仍然收縮,只是跌幅應較第一季收窄,情況難言理想。考慮到全球以至本港經濟形勢的最新發展,下月中我們對本港全年經濟預測進行覆檢時,相信將難免要再次將其調低。   在覆檢本港經濟預測時,我們會綜合考慮帶動經濟的三頭馬車---即出口、消費和投資的最新情況。出口方面,由於美歐央行相繼加息,經濟轉趨疲弱,本港出口表現將受到拖累。事實上,本周剛公布的6月份本港整體出口貨值,就按年下跌6.4%,當中對歐美市場出口由升轉跌,反映當地經濟轉差對本港出口造成的影響。   消費方面,在美國大幅加息下,港息有趨升壓力,將影響港股和物業等資產價格,並削弱

電子政府審計 檢視部門科技進度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經濟要邁向高質量發展,數字化是必然趨勢。政府已預留款項,在未來三年進行全面的電子政府審計,檢視各部門利用科技的進度,並通過科技和創新方案,協助部門提升公共服務效率。   他又說,疫情突顯公共服務數碼化的必要性,促使當局加快檢視如何在公共服務層面創新,回應市民在新常態下的需要。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月9日在「把握時機---實現工作流程和數據管理數碼化 透過採購 迎合需求」展覽及交流會的致辭全文:   Sunny(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陳祖恒)、Mo(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總裁畢堅文)、Chris(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Cathy(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朱曼鈴)、各位同事、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出席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政府物流服務署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辦的數碼應用科技展覽及交流會。   這次展覽的主題是「把握時機---實現工作流程和數據管理數碼化 透過採購 迎合需求」,我們希望透過向政府部門的同事展示與工作息息相關的創新科技方案,讓大家了解如何藉數碼化改善日常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配合政府創科發展的政策方向,利用創科優化各項公共服務。   兩年多的新冠疫情不但打擊香港的經濟,亦影響市民的生活和工作。我們在全力聚焦應對眼前的挑戰之際,也要籌劃推動香港未來的發展,持續提升經濟韌力,豐富產業發展。創科產業是經濟新增長點,引領新優勢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讓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優質就業機會。   國家一直支持香港的創科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特區政府以創科產業推動整體經濟發展的宏觀策略,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7月1日重要講話中提出「四點希望」的重要一環,當中習主席要求香港特區「不斷增強發展動能」。我們在過去五年投入了超過1,500億元支持創科發展,創科產業的生態系統已日趨成熟。香港的初創企業由2015年約1,500間增加至2021年約4,000間;同期更加見證了十多間獨角獸企業的誕生。   為進一步豐富香港的創科生態,我在今年初的財政預算案公布把未來基金對香港增長組合的分配增加100億元,當中50億元會用作策略性創科基金,專注投資略具規模和發展潛力的本地科技企業,以及吸引具戰略價值的境外企業落戶香港。至於從事先進技術且具規模的科技企業,證監會(